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精品国产99久久,中文字幕你懂的,久久www免费人成看国产片

OHSAS18001/ISO45001認證
當前位置:OHSAS18001/ISO45001認證

OHSAS標準要素與理解要點

來源: 時間:2011-11-09 00:01 點擊:

 

 

OHSAS標準要素與理解要點
理解要點
標準內容
3.1 總要求 組織應建立并保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組織應建立一套職業安全衛生的管理體系。
3.2 方針    1.        最高管理者批準 2.        兩個承諾 3.        定期評審 4.        適合于組織 5.        形成文件 6.        傳達所有員工 7.        為相關方所獲取
3.3 計劃 3.3.1 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危險控制計劃 1、建立并保持程序應能夠滿足確定危險、危害因素,判斷其重要程度,并在出現新問題時及時更新確保體系的要求。風險評價和必要控制措施的實施。 2、此要素流程 3、常規活動:如正常的生產活動 4、非常規活動如臨時搶修活動等 5、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包括員工,外來訪問者等 6、作業場所內的設施 ·評價方法的選擇不是一層不變的 ·選擇的方法能提供風險級別 ·方法要與生產實際相結合 ·方法的提供設備要求信息、培訓要求的開展運行控制的信息 ·要有必要的監測活動,從而保證方法實施的有效和及時對于尚未建立體系的組織,首要任務是進行初始評審,評審內容。法規要求:危險危害因素識別評價和重大危險因素的確定對所有現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活動與程序的審查對以往事件事故調查及反饋意見的評價危險因素的考慮,應包括三種狀態。三個時態和六種類型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狀態三個時態:過去(如遺留的危害)現在將來(潛在的法規要求)七種類型:物理、化學、生物、心理、生理、行為、其他
3.3.2 法律及法規要求   1、建立程序,該程序用于識別和獲取應遵守的法規要求 2、法規應保持最新 3、傳達致員工及相關方
3.3.3 目標   1、符合方針要求 2、體現持續改進的承諾 3、各職能和層次上建立目標 4、目標文件化 5、建立目標時,法規要求,重大風險相關方的觀點是關健,同時也要受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的限制
3.3.4 管理方案   1、管理方案是為實現目標而制定的 2、管理方案的內容包括規定職責和權限,具體負責人制定實現目標的方法和時間表應對定期評審方案,修改方案作出規定 3、一般來說對重大危險危害因素應編制管理方案 
3.4 實施與運行 3.4.1 機構和職責   1、規定所有崗位人員的作用,職責和權限包括食堂,并文件化,予以傳達。 2、最終責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擔 3、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4、提供必要的資源 5、管代的職責對OHSAS負責向最高管理者報告體系績效
3.4.2 培訓、意識和能力   制定程序并保持,并考慮不同層次和要求對人的能力進行鑒定,確定培訓需求,并予以培訓實施對員工進行安全意識培訓,使之意識到 1)遵守方針、程序、OHSAS要求的重要性 2)職業安全衛生的改善對個人的效益 3)清楚自身的職責和權限 4)不按規定做可能帶來的后果
3.4.3 協商與交流   1、要有程序,用來進行有關職業安全衛生風險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信息交流 2、協商與交流分內部和外部 3、內部交流與協商是各部門、各層次間進行。、如各部門與管代交流體系運行情況,體系的監測、審核和管理評審結果傳達到各員工,協商的內容主要包括方針、目標、計劃、制度的的制定風險辨識,評價與控制,事故調查處理等,交流方式多種多樣。且應在文件中規定、其員工權力。方針和程序的制定、評審、修訂,員工要參與改變作業場所的安全衛生情況要與員工商討要有員工代表員工知道管理者代表和員工代表 4、外部協商與交流外部信息交流主要是指外部相關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復外部交流是確定危險因素和評價其重要性的手段之一。
3.4.4  文件   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提供查詢文件的途徑(如目錄,引用文件等)
3.4.5 文件和資料的控制   1、制定程序,包括文件的批準與發布文件的使用與管理文件的評審與修訂失效文件的處理與保存 2、文件控制的范圍體系文件法規文件、技術標準、檢驗規范
3.4.6 運行控制   對于那些可能引發重大事故的活動應制定相應文件,明確規定運行標準和要求。相關方給組織帶來的風險,對其要有成文的管理程序,如提供貨物,承包方的服務等。對新增加的工作項目,要針對其設計和人力配置,建立并保持消除或降低風險的控制程序運行控制的內容包括:作業場所危險辨識、評價產品和工藝設計安全作業許可制度(有限空間、火、挖掘等)設備維護保養安全設備與個人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物料搬運與貯存運輸安全采購控制供應商與承包商評估與控制等
3.4.7 應急預案與響應   制定并保持處理意外事故和緊急情況的程序程序應至少包括: 1)辨識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評價發生的可能性 2)發生后可能產生的影響及如何控制其發生 3)發生后可能作出響應,并減少其影響 4)定期試驗建立一套評價應急預案與響應的計劃和程序組織對每一個重大危險設施都應有一個現場應急計劃,其內容: 1)可能的事故性質,后果 2)與外部機構的聯系(消防、醫院等) 3)報警、聯絡步驟 4)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義務 5)應急指揮中心地點,組織機構 6)應包措施等
3.5  檢查與糾正措施 3.5.1 績效測量與監控   1、建立程序程序應告訴工作人員如何進行例行的監測工作如何對使用的監測設備、儀器進行維護如何參照標準進行評價如何上報有關部門 2、監測對組織從事實現目標的活動進行監測對重大危險因素進行監測,保持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對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符合性的監測對事故、職業病、事件和其他不良的職業安全衛生績效的歷史證據,(即已發生問題的監測)對監測設備進行校準和維護對監測結果進行評價與法規、目標、指標進行比較,以便不斷改進 3、主動監測被動監測主動:是超前的積極的預防性監測被動:指反應性的必須的測量如事故發生后的測量
3.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   1、建立程序主要用來控制處理,調查事故、事件不符合,并采取措施減少不良影響,采取糾正措施,避免再發生,程序中要對糾正措施進行評價,以免帶來新的更大的風險作出規定,即對新的糾正措施應進行風險評估 2、對事故、事件、不符合應做到(三不放過)查清不符合的原因采取糾正措施修改原有程序對不符合和糾正措施進行記錄
3.5.3 記錄和記錄管理   有程序、規定記錄如何標識保存和處置記錄清楚、標識明確、便于查閱、保存完好規劃、保存期限
3.5.4 審核   有程序確定計劃(年度)確定頻次確定方法(集中式、滾動式)制定具體計劃審核實施及跟蹤檢查向最高管理者提交審核報告,以供管理評審
3.6 管理評審   最高管理者的職責每年至少一次要有評審前的信息資料評審內容 1)評價體系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 2)內審報告 3)方針、目標、計劃(方案)及實施情況 4)事故調查、處理情況 5)不符合糾正預防措施,落實情況 6)相關方的投訴,建議及其要求 7)實施管理體系的資源是否適宜 8)體系要素及相應文件是否要修訂評審結果,結論或決定都應予以落實保存評審記錄建立新目標、制定新的管理方案持續改進

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體系 一、范圍: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是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種法律法規的總和。二、表現形式:可分為憲法、職業安全衛生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章等。憲法:是法律形式中居于最高地位,是基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職業安全衛生法律形式都要依據它不能相抵觸。法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職業安全衛生方面法律規范性文件的統稱,處于第二位。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的有關的各類條例,辦法、規定、實施細則、決定等。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為執行和實施憲法,職業安全衛生法律、職業安全衛生、行政法規,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法定權限內制定,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規章:是指由國務院所屬部委以及有關地方政府規定的范圍內,依職權制定、頒布的有關職業安全衛生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三、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 1、憲法: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并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勞動就業訓練”。第43條,48條均有規定 2、刑法:刑法第115條規定“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113條(交通)114、187條均有職業安全衛生有關的內容”。 3、勞動保護基本法:由于目前,我國暫時沒有建立《職業安全衛生法》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起到了勞動安全衛生領域的基本法作用,也是我國制定各項勞動安全衛生專項法律的依據。 4、勞動保護專項法:是針對特定的安全生產領域和特定保護對象而制訂的單項法律,目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5、勞動保護的相關法 6、勞動保護行政法規:《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等由國務院發布 7、各部門發布的有關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如勞動部《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行政處罰辦法》、《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監察規定》、《勞動防護用品規定》。 8、勞動保護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各地方不同 9、安全及衛生標準:包括產品標準、基礎標準、方法標準、作業場所分級標準。 10、國際公約: 11、其他要求:指產業實施規范與政府機構的協定,非法規性指南。
  勞動法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內容 一、勞動法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權利義務二、勞動法規定了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和“三同時”制度的規定三、規定了關于特種作業上崗要求四、規定了勞動者在安全衛生中的權利和義務五、規定了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統計、報告、處理制度 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方針與管理體制 一、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二、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制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和群眾監督的管理體制。企業負責:企業在其經營活動中必須對本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負全面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是職業安全衛生的第一責任人,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規章制度,設置安全機構等。行業管理:主管部門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檢查。國家監察:主要是指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監察群眾監督:工會、社會固體、民主黨派、新聞單位等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共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職業安全衛生措施計劃制度、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制度、職業安全衛生檢查制度、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職業安全衛生監察制度、三同時制度。一、安全生產責任制 1、規定各類人員的安全責任制 2、規定各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二、職業安全衛生措施計劃制度主要內容: 1、單位或工作場所 2、措施名稱 3、措施內容和目的 4、經費預算及其來源 5、負責設計、施工的單位或負責人 6、開工日期及竣工日期 7、措施執行情況及其效果具體有以下幾種: 1、安全技術措施 2、職業衛生措施,包括防塵、防毒等 3、輔助用室及設施,包括更衣室、消毒室等 4、職業安全衛生宣傳教育措施三、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制度 1、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 2、特種作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 3、員工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分為上崗前的三級教育,改變工藝和變換崗位教育經常性教育三種形式 4、經常性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四、職業安全衛生檢查制度檢查內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和查事故處理。五、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一)傷亡事故的統計報告和處理 1、傷亡事故分類 1)按傷害程度分類輕傷:指損失工作日為一個工作日以上105個工作日以下的失能傷害重傷:指損失工作日在105以上的失能傷害、重傷的損失工作日最多不超過6000日死亡:其損失工作日為6000日 2)按事故嚴重程度分類輕傷事故:只有輕傷的事故重傷事故:指有重傷沒有死亡的事故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3-9人的事故特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的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報告依據,1989年國務院34號令《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和1991年國務院第75號令《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執行。 3、傷亡事故統計按1992年勞動部辦公廳發出的“關于實施《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報表制度》的通知”和1993年發出的“關于印發《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問題解答》的通知”。(二)職業病的統計報告和處理 1、職業病報告辦法按衛生部1988年修訂頒發的《職業病報告辦法》執行一切企事業單位都應報告當地衛生監督機構,由他統一上報。 2、職業病處理按衛生部、勞動部、財政部、全國總工會1987年11月發布的《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執行。六、職業安全衛生監察制度是指按國家法律、法規授權的行政部門,代表政府對企業的生產過程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監察,以政府的名義,運用國家權力對生產單位在履行職業安全衛生職責和執行職業安全衛生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瘵和懲誡制度,執法主體是法律、法規授權部門而不是其他的國家機關和群眾團體。七、三同時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53條規定了在新建、改建、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時,其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本頁關鍵詞:OHSAS標準要素與理解要點


上一篇:OHSAS18000標準介紹
下一篇:國際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化的最新進展與
亮點咨詢提供: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版權所有㊣:杭州亮點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業務咨詢:13732203221?? 咨詢電話:0571-85930213/86799006
地址:杭州學院路130號?E-mail:51ldzx#163.com(#替換為@)??ICP備11001889號 |